
江南的初秋,莲池里的荷花早已过了盛放时节,只剩下一片残败之景。沈清歌,这位曾经娇贵的世家千金,如今却沦为了浣衣婢。她身形单薄,在莲池边小心翼翼地浣洗着衣物,粗糙的布料磨得她手指发红。
突然,不远处传来一阵惊呼声。沈清歌下意识地抬头望去,只见一个男子不慎落入了水中,正在水中挣扎着。周围的丫鬟小厮们慌乱地呼喊着,却无人敢下水施救。沈清歌心中一紧,想也没想便纵身跳入了水中。
冰冷的湖水让她打了个寒颤,但她还是奋力地向那男子游去。在水中,她凭借着自己的力量,将男子一点点地往岸边拖去。当终于将男子救上岸时,沈清歌已经筋疲力尽。
这时,人群中走出一位华服女子,她上下打量了沈清歌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不屑,嘲讽道:“哟,这不是沈大小姐吗?如今竟沦落到这般地步,还真是狼狈呢。”周围人也跟着哄笑起来。
沈清歌却只是默默低下头,没有说话。就在这时,被救的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。他名叫萧砚,是镇北将军。萧砚看着眼前这个湿漉漉却倔强的女子,心中不禁一动。
他回到府中,派人暗中调查沈清歌的遭遇。原来,三个月前,沈家被诬陷通敌,全家遭抄斩,只有沈清歌因为买纸伞逃过一劫,才幸免于难。
而此时的沈清歌,在回到浣衣房后,便发起了高烧。她蜷缩在草席上,浑身颤抖,口中不时喃喃自语,重温着与萧砚在莲池初遇时的场景。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,曾经的美好已化为泡影。
第二章:梅香错局
寒冬腊月,白雪纷飞。沈清歌在庭院中瞥见梅花树上挂着的一个旧纸鸢,那纸鸢上的图案格外熟悉,正是她曾经亲手绘制的样式。刹那间,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她不由自主地追逐着那纸鸢,仿佛抓住了它就能抓住过去的温暖。
然而,当她跑到一处假山后时,却撞见了萧砚与嫡姐沈明玥正在私会。沈明玥看到沈清歌时,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。萧砚则皱了皱眉头,沉默不语。
沈清歌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,在雪地上昏厥了过去。这一病,便是三日。等她稍微恢复些神智时,听到丫鬟们在议论,说萧砚退了与沈明玥的婚约。沈清歌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,难道他还在乎自己?
可这希望很快就被无情地打破了。原来,萧砚退婚并非因为还念着旧情,而是奉旨迎娶长公主。沈清歌得知这个消息后,如遭雷击。她想起昔日为萧砚绣的香囊,那香囊里缝着半朵沈家暗记的并蒂莲。如今想来,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。
在一个寂静的夜晚,沈清歌偷偷潜入了萧砚的书房。她在书房的角落里发现了父亲临终的血书,上面清晰地写着“通敌”二字竟是萧砚仿造的笔迹。那一刻,沈清歌只觉得天旋地转,她的世界彻底崩塌了。
第三章:血染罗裙
大婚前夜,沈清歌思绪万千,心中充满了悲愤与不甘。她想起自己为萧砚所做的一切,那些深情厚意都化作了泡影。于是,她决定采取一个极端的行动。
她拿着剪刀,毅然决然地剪断了自己的青丝,然后将青丝混入毒药,放入了萧砚的合卺酒中。在萧砚饮下那杯毒酒时,沈清歌冷冷地看着他,说道:“萧砚,你毁了我的一切,我要让你付出代价。”
萧砚饮下毒酒后,七窍流血,但他仍强忍着痛苦,攥住沈清歌的手腕,问道:“歌儿可忆当年残荷深处?”沈清歌冷笑一声,甩开他的手,转身离去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沈明玥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沈清歌下毒的事情,她带着一群人围堵了沈清歌。沈明玥恶狠狠地说:“你这个贱人,竟敢害萧郎。”说着,她手中的火把便扔向了沈清歌。
火星溅到了沈清歌的罗裙上,瞬间燃烧起来。沈清歌拼命地扑灭火势,但罗裙已经被烧得破破烂烂。她看着沈明玥,眼中满是仇恨。
就在这时,老嬷嬷颤巍巍地走了出来,交出了萧砚留给沈清歌的遗物——半截断簪。沈清歌接过断簪,心中五味杂陈。
第四章:孤雁南渡
沈清歌趁着混乱,逃离了那个地方。她一路南下,来到了一座破庙中。在破庙里,她遇到了一个哑女阿芜。阿芜用手比划着,向沈清歌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。
原来,当年沈父遇害时,阿芜是唯一的目击者。她用手比划着,说看到一个蒙面人将沈家的密信塞进了萧砚的箭筒。沈清歌听了阿芜的话,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,她决定一定要查明真相。
然而,她们还没来得及深入调查,追兵就来了。为了保护沈清歌,阿芜挺身而出,引开了追兵。在临走前,阿芜留下了萧砚的贴身玉佩,上面刻着“不负”二字。沈清歌看着玉佩,心中有些动摇。
之后,沈清歌假借投湖自尽,摆脱了追兵。她混入了流民的队伍中,辗转来到了漠北。在漠北的草原上,她偶遇了萧砚的副将。副将看着她,欲言又止,最后只说了半句“将军那日心口插着半截断簪”。
沈清歌听了副将的话,心中一阵刺痛。她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,难道萧砚真的没有背叛沈家?
第五章:雪埋旧笺
时光匆匆,十年过去了。沈清歌成为了漠北的一名商贾。在这十年间,她从未放弃过寻找真相的机会。
一天,沈清歌在集市上发现了萧砚的佩剑。她顺着线索找到了一家铁匠铺,铁匠指着墙上挂着的半幅并蒂莲绣样,说这是一个疯子遗留下来的。沈清歌一眼就认出,那绣样正是自己当年的手笔。
不久后,沈清歌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信。信中揭露了当年的真相,原来嫡母为了掩盖自己毒杀亲夫的事实,才构陷了沈家。而萧砚为了保全沈清歌,主动请缨出征死亡之地。
沈清歌得知真相后,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。她决定赶回江南,去祭拜萧砚。当她赶到萧砚的衣冠冢前时,正遇上塞外三十万大军跪拜的场景。
士兵们捧出萧砚的遗物,一个褪色的纸鸢和一封未寄的婚书。沈清歌看着这些东西,泪水夺眶而出。她终于明白,自己误会了萧砚,错过了太多。
第六章:新雪覆阶
沈清歌在萧砚的衣冠冢前长跪三日,这三天里,她回顾了自己的一生,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。她决定放下过去的痛苦和怨恨,重新开始新的生活。
三年后,沈清歌创立了锦绣坊,收留了许多流离的女子。在除夕夜,外面下着大雪,沈清歌听到门口有敲门声。她打开门,只见一个盲眼道士站在门口,手中还牵着一个稚童。
盲眼道士递来一个包裹,说道:“姑娘,这是有人让我交给你的。”沈清歌接过包裹,打开一看,里面是半块玉佩。她一眼就认出,这是萧砚的玉佩。
这时,盲眼道士哼起了一首熟悉的江南小调。那小调的旋律让沈清歌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。她望着门外的大雪,心中感慨万千。
突然,沈清歌踩碎了廊下的冰凌,清脆的声响惊飞了檐角的白鸽群。她看着远去的白鸽,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随之飞去。她知道,旧梦已经难以重回,但她会带着这份经历,勇敢地走向新的未来。